揣摩命题意图,就是在审题的时候思考命题老师想出这个问题的意图——你想考哪个知识点,想考哪个能力?作者在命题有规律的基础上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建议。一般来说,一个命题老师总是先思考要考什么(即命题的内容),比如哪些知识点、哪些能力,再考虑怎么考(即命题的形式),比如题目的形式、材料的选择、提问的角度等。所以,如果一个命题是成熟的,那么命题的内容和形式就应该服务于命题的意图。
学生复习答题的过程就是命题的逆过程。学生首先看到题目的内容和形式,然后根据题目的内容形式确定答案的内容。只有当答案内容与命题意图重合时,他们才能得分。如果你能看到题目,先想到命题老师的意图,那么你就找到了这个题目的落脚点(哪个知识点在哪个书中),这样你的答案内容就不会偏离太多,也不会失去太多的点。
我们来看一个话题。有人说:“鸦片战争正在执行一项历史使命,其目的是通过侵略手段向世界开放中国。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的一门大炮把现代文明带到了中国”试着用你所学的知识来评论一下这个观点。从题目的形式来看,这是一个观点综述题目,为题目选取的材料涉及两个观点:
(1)鸦片战争正在执行一项历史使命,利用侵略手段达到向世界开放中国的目的;
(2)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现代文明
乍一看,我们可能认为无从下手,但如果考虑命题老师的意图,想设置这样的材料,提出问题,并不难。老师想测试两个知识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和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测试学生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和解决问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是非意识和反对侵略、捍卫国家利益的责任感。
明白了命题意图,学生就不会觉得回答这个问题很难了?因为大家都很熟悉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战争的目的和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显然,题目中所述的观点夸大了战争对中国,的客观影响,掩盖了英国战争的真正目的,掩盖了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从而为侵略战争正名,增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