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临近,考生们只有调整好正确的应考状态,才能够轻装上阵。下面为大家列举八个常见复习弊病,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供考生参考~
喜欢钻研偏难怪题
表现:许多同学认为攻坚阶段,就是需要大量偏、难、怪的题目才能显示水平,才能拿下高考中的“压轴题”。
解药:《考试说明》明确指出,不考偏题、怪题。建议大家别做无用功,只有牢固掌握常规思维,常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即使是尖子生,花费很多的时间钻研偏、难、怪题也不是一个好现象。
不注意知识系统化
表现:不把知识系统化,是复习效益低下的根本原因之一。没有系统,就很难有头绪,各知识间就彼此孤立。无法清楚地知道自己各部分内容复习到什么火候,哪些地方过关了,哪些地方还是薄弱环节。
解药:应在各知识点梳理的基础上,找出各知识点间和方法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通过简洁的归纳,不仅可梳理这一部分知识,还可以对今后做有难度的题目提供可行的解题思路。
不注重抓学科体系重点
表现:有些同学希望各个学科、各个知识点面面俱到地学,最终的结果却是样样都想抓,样样抓不牢。
解药:在完成基础知识和方法的复习以后,我们应该抓住重点来学。这里的重点,一方面要注意重点学科的学习,差的学科上升空间大,应予以重视,促进学科间平衡。另一方面,要理清学科内的重点内容,进行强化训练,力争触类旁通。第三方面,各个知识板块中的重点内容,要能够在知识梳理过程中,有所把握,高质量地练几道题,不贪多,只求精。另外,重要的方法也要作为复习重点,争取以少胜多,举一反三。
没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表现:有的考生在高考复习中,不可谓不努力,但成绩却难有提升,其原因是没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解药:首先要明确看书和做题的三重境界。
看书的第一重境界是“记”,即记住书上所讲的概念、定理、公式,明白有关知识的意义。第二重境界是“联”,就是将现在所学习的知识与已经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整理知识组成系统。第三重境界是“用”,将所学的知识用到解题中,只有懂得怎样应用,才算真正的掌握。
解题的第一重境界是“解”,即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当前问题。第二重境界是“思”,就是解题后的回顾和反思,总结解题经验和方法。第三重境界是“归”,就是获得的知识经验与书本知识联系起来,回归到书本上去。
如果提升到第三重境界,并辅之配套练习,做题时多想课本,建立习题与书本知识的联系,这样就获得了学习的真经。
不善于总结归纳
表现:这种症状的产生,归根结底是题海战术所导致的后果。拼命做题,认为做多了,接触的面广了,题型见得多了,方法总会练到的。题海茫茫,能做完吗?效率太低,效益太差。
解药:复习中,我们不仅要总结归纳知识系统,也要总结归纳存在的问题,形成错题档案。还要归纳解题方法与解题思路,以及不同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相近知识的本质区别,把知识学透,把方法用活。
根据个人喜好下功夫
表现:许多考生学科发展不平衡,对某个学科感兴趣,或者对感兴趣的老师所任教的学科格外用功,成绩突飞猛进。但是对不喜欢的科目漠不关心,成绩无法提高,学科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解药:要提高总分,更实在,更明智的做法是在弱势学科或平时不太感兴趣的学科上多下工夫。由于效果的激励,对该学科的兴趣也会逐步提高,只要持之以恒,现状终会得到改观。
旧错屡犯,成绩难提高
表现: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不少同学没有从错题中总结经验,没有找出犯错的根本原因,而是一味认为自己没有记住。其实,有些错误的产生是错误思维所造成的。
解药:分析错题、追根求源,反思错题、塞翁失马。
患得患失,考前心态失衡
表现:高考临近,有些考生精神过度紧张,甚至病倒。
解药:考前要防止两个极端的做法,一是彻底放松,破坏了长期形成的生物钟,会适得其反。另一个就是挑灯夜战,加班加点,导致考前过度疲劳,临考时打不起精神。建议考生,休息调整是必要的,但必须是微调,特别要把兴奋状态逐步调整到上午9:00-11:30,下午3:00-5:00。来源:天津教育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