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招生考试办公室公布数据,2021 年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成绩将于 2021 年 3 月 18 日 10 时公布,考生可登录"辽宁招生考试之窗"网站(https://www.lnzsks.com/)的"查询中心"进行查询。
适应性测试成绩公布同时,适应性测试模拟志愿填报正式开始,截止时间为 3 月 22 日,志愿系统开放时间为每天 8 时 -22 时。
3 月 17 日 10 时,模拟志愿填报系统将提前开放,考生可使用高考报名时的账号和密码通过"辽宁招生考试之窗网站"(https://www.lnzsks.com/), 也可立即输入以下网址(https://gkzytest.lnzsks.com)登录系统,在"文件下载"菜单中查阅《志愿填报系统操作手册》,提前熟悉系统相关功能。
适应性测试模拟志愿填报系统的"计划查询辅助"模块,提供了"适应性测试计划查询"和"历史录取信息查询"功能,考生可分别查询模拟招生计划及近三年在我省招生的各院校专业的录取最低分、位次、平均分等数据。
新闻延伸
模拟志愿填报问答
1. 今年志愿填报有哪些变动?
一是平行志愿批次志愿填报基本单位由"学校 + 专业"改为"专业 + 学校"。二是高校专业有选科要求。例如某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首选学科要求为"物理",再选学科包含"化学"或"生物"的考生才有资格报考。
2. 怎样理解"专业 + 学校"的志愿模式变动?
我省将在普通类本科批、高职 ( 专科 ) 批,艺术类本科批第一时期、艺术类高职(专科)批第一时期,体育类本科批、体育类高职(专科)批实施"专业 + 学校"的平行志愿,与原来以学校为单位的志愿模式发生了变动。一是填报的基本单位发生了变动。以前的志愿模式是以学校为单位,然后在这个学校范围内再选定若干招生专业,也就是先选学校,后选专业。新的志愿模式是以"专业 + 学校"为单位,同学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先确定自己喜欢的专业,然后再挑选学校。二是志愿数量发生了变动。志愿单位改变立即带来了志愿数量的变动,1 个"专业 + 学校"就是 1 个志愿,占据的志愿单位数量更多了。比如原来志愿模式下,要报考北京大学的数学、物理、化学 3 个专业,只需填报在北京大学 1 个志愿单位下即可,新的志愿模式下,则须要填报北京大学 + 数学、北京大学 + 物理、北京大学 + 化学 3 个志愿单位。三是增多了选考学科要求。过往考生选报专业的时候,在同一个科类里,除有特殊要求的院校(专业)外,考生基本能够填报所有专业。但在新的模式下,考生还须要关注每个专业的选科要求,明确自己是否符合条件。四是取消了"因不服从调剂而退档"。以前的志愿模式下,部分考生因不服从院校的专业调剂,而被投档院校退档。"专业 + 学校"模式取消了专业调剂,考生不必担忧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了,考生也因此不会存在"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而退档"的状况,但须要注意的是,有些专业对身体条件、语种等另作要求,考生即便被投档,高校也可能因考生不符合招生章程中的规定而退档。
以普通本科批志愿设置为例,对比一下原高考和新高考志愿设置的变动(见附表 1)"专业 + 学校"志愿的组合形式有三种(附表 2), 也就是说,假如目标是 A 大学,能够像"组合一"那么填报;假如目标是专业,可像"组合二"那么,挑选不同的大学都报同一个专业;假如大学和专业没有明确目标,就能够像"组合三"那么穿插填报。以上三种组合形式,共同组成 112 个志愿(普通类本科批)。"专业 + 学校"的招生录取方式,能够使考生挑选自己心仪并擅长的学校和专业,促进个性特长的发展,增多学习动力和信心,同时也能促进高校进一步加强科目建设,最终有利于国家相关行业人才的培养。
3. 考生在填报志愿规定时间内能够修改志愿吗?
考生志愿以最终确认提交数据为准,考生志愿数据最终确认后,不可修改。在填报志愿规定时间内,如考生志愿未最终确认,本人可自行修改志愿数据。考生如误操作最终确认按钮,可在志愿填报截止前一天 17:00 前,携带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报名所在县(市、区)招考办申请取消志愿最终确认。
4. 填报志愿的 一部分建议:
#p#分页标题#e#一是了解目标学校和专业。最先,要了解目标学校的选科要求。我省在发布招生计划的时候,会在相关专业后面标注选科要求,同时建议考生和家长到目标学校的官方网站或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查阅当年的招生章程,以明确相关要求。其次,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了解目标专业的就业前景,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进行统筹考虑。最后,还要了解目标专业的科目建设状况。考生和家长能够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教育部第四轮我国高校科目评估结果》(详见《辽宁招生考试》杂志 2020-2021 学年第 4 期),来了解目标学校和专业的特色及优势。二是科学安排志愿顺序。前面介绍了"专业 + 学校"的三种组合方式。按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普通类本科批为例),同一批次的志愿是相对有序的,建议考生把自己最想去的"学校 + 专业"放在前面。三是合理拉开志愿梯度。按"冲稳保"的策略,合理安排志愿梯度。三个梯度的占比,考生根据自己分数状况能够酌情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