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复习提示:
本章主要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深入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重点把握加快推进以改进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等内容,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精华知识点总结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精华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其现实依据在于: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结果。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这六个方面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理论意义主要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其实践意义主要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
【新东方在线考研直通】 精品试学课 / 名师直播 / 优惠券 免费领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