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银行职员,变为一个个人理财方面的培训师,虽然两个职业都与金融有关,关联度很大,但若没有精心的准备,以及对自身优势的把握,也是无法达到目的。
“作为理财规划师,结婚之前他是不可能去拍婚纱照的,可能会请一个有些名气的画家给自己画上一幅画,这样花费不多,而如果日后这位画家出名了,还会变成一笔不错的投资。”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财规划师,他打了这样一个比方。
他的课上得很好。据他的学生反映,每次听他的课,即便是在午饭后令人昏昏欲睡的下午,只要他一开口,大家都会变得精神抖擞起来。他有着海外留学的经历,是留洋博士。
他就是上海理财专修学院的首席讲师张立臣。他此前是一个银行职员,与现在所从事的职业有着太多的不同之处,那么他又是如何成功完成角色轮换的呢?
挥之不去的梦想
梦想就像一颗种子,在适当的环境中势必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早在8年前,张立臣心中就有一个梦想,他想在国内的个人理财事业方面做出一点成绩来。
张立臣是东北人,来自黑龙江绥化市郊区的他,言谈举止中除了东北人的豪爽之外,还透露着农村人特有的质朴。当然,还有作为一个个人理财培训师所具有的专业知识素养,也在不经意流露出来。
“我对我自己的工作感到很满意,而且很有成就感,因为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情。”还没等记者开口,他自己先是呵呵一笑,并做出如上的表述。可能是他有着培训师的经历,似乎很擅长解答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与他交流相当轻松。
生长于东北黑土地上的张立臣在很小的时候,就立志通过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勤奋好学加上天资聪慧,因此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很好,非常顺利地考入哈尔滨商业学院,毕业之后进入绥化市一家国用商业银行。
在这家银行,张立臣的职场之路也发展得非常顺利,从最基层的职员做起,两年后升至部门主任,并在28岁时做到支行行长助理。进入职场之后,一帆风顺的职业发展历程,并未让他感到满足,相反,他想到的是继续充电学习,不断充实自我。
在2000年,张立臣开始思考个人理财和公司理财的发展之路。虽然当时个人理财在国内看似还非常时髦,但当时大多数老百姓还只知道把钱存在银行里,或者炒股、投资实业,而不像现在这样有如此众多的渠道让自己的财富实现保值、增值。张立臣敏锐地发现,个人理财时代即将到来,此时的他虽然尚不能判断这股浪潮的能级到底有多大,但还是对这个新兴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向往之情。[[[下一页]]]
尽早做知识储备
机会永远只青睐有心人。张立臣就是一个有心人,他没有让机会溜走,他利用宝贵的出国留学机会,不断丰富了自己的金融理论知识,而且也在个人理财知识方面做了相应的储备。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去香港学习的机会,在那里攻读金融方面的MBA。MBA毕业之后他又去了法国,在法国攻读财务管理方面的博士学位期间,张立臣接触到了海外个人理财市场的状况,这为他打开了一扇门。在这段时间里,他还“顺便”考到了一些证书,如国际金融理财师(CFP)和国际金融财务策划师(IRFP)。“我想国内的个人理财市场终归有一天会像海外这般发达,因此多学点与之相关的东西,回国后会用得上。”他如是说。
曾经短暂的迷茫
学成回国之后,张立臣开始思考未来的职业之路该怎么走。自己今后要做什么呢?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进入大学做老师,因为就他的年龄和学历来看,完全符合条件。但他发现目前大专院校少有涉及到个人理财方面的专业,这让他感到难以全部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与此同时,他觉得自己对纯学术方面的工作也不是特别在行。第二个选择是留在原单位,但他觉得这个天地太小,已经无法再满足他内心的渴望了。
正当他思考这些问题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确定了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一次原单位要搞一次企业内部培训,因为张立臣是“海归”博士,便当了一回讲师。站在讲台上的他发现自己表现得非常从容自如,有同事告诉他“你天生是一块当培训师的料”。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张立臣找到了自己的路。他说:“我比较擅长把一些理论化的东西,用比较通俗的方式阐述清楚,而且我也喜欢担当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这也许是我的优势。”
他发现国内的理财行业正在蓬勃发展,市场对具有专业背景的人才需求量很大。而现状是很多金融机构从事个人理财方面的人员由于缺乏系统正规的培训,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因此对理财师的培训肯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能够参与到培训国内理财规划师方面的工作,这既符合自己的专业特长,也能够满足内心的渴望,可谓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