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独立执业的心理咨询师,这份工作会得到 许多人的羡慕,如:能够在家工作,免受通勤之苦;能够获得每小时几百元的较高收入;还能够帮助到别人,有工作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可是,没有哪一份工作是完美的,每一份工作也都有属于自己的烦恼。
今日,我就来吐吐槽,作为一名工作了8年,咨询经验近4000小时的咨询师,我都有哪 一部分烦恼呢?
这次,先讲讲心理咨询的“慢”和来访者期待的“快”之间的冲突。
心理咨询是一个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缓慢而渐进的过程
因为心理咨询领域在中国发展滞后,心理教育和科普还远远 欠缺, 许多人都不太清楚心理咨询是怎么一回事。
造成许多人对心理咨询服务有过高的期待,会觉得心理咨询师是像神一样的存在,只要自己付了几百块来咨询一次就能解决自己所有的问题。他们常常很心急:“老师,这个问题做一次咨询你能帮我解决吗?”“老师,做一次咨询有多大的效果?”
心理咨询是一个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缓慢而渐进的过程。
最先,影响心理咨询效果的因素有 许多。如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匹配程度和关系建立的怎样,心理咨询师的技术和经验,来访者改变的动力和个人的领悟能力,还有是否有支持来访者改变的外部环境因素等。而那些都是难以准确量化的。
其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许多人的心理问题是过去几十年各种问题缓慢累积叠加,最后以非常态或者症状的形式爆发出来(有人的问题甚至到了积重难返的程度)。
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形成的问题,假如用两年去改变,也还是算快的了,但许多人却期待用更快的速度解决问题。
那种“药到病除”效果显著的心理咨询不是一个可以百分百确定发生的事。假如有心理咨询师对你承诺:“你来做三次咨询,我就能帮你解决所有问题,这多半是假话。”这人很可能是鱼龙混杂的心理领域中搅浑水的鱼。
还有,任何一种改变本身并不容易。心理问题的改变更加复杂,须要一个人抽丝剥茧的深层次认识问题(没有认识问题,何来解决问题),慢慢清扫由过去的伤痛带来的长期淤积的情绪,再逐步调整思维、认知,改变行为习惯和应对方式,持续巩固成果,最后才能达成真正的改变。
所以,这注定心理咨询对人的改变是一个慢慢来,须要 许多耐心的过程。
一种冲突:心理咨询过程的“慢”,与来访者的过高期待以及社会节奏的“快”之间的冲突
以前接受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时,老师告诉我们,第一次咨询,甚至前面两三次咨询,心理咨询师的主要工作目标是,通过不断提问,搜集个案各方面的数据和资料。
在这个时期,咨询师大部分时间都在倾听、理解来访者,帮助来访者疏泄情绪,而不是提供建议和解决办法。
假如心理咨询师在第一二次咨询中,更多的是在认真、用心听对方倾诉,只是“嗯”、“哦”的给予回应,一样会被觉得这是好的、成功的咨询。
当然,这是书本和老师说的话,这话对的前提条件在于:来访者一开始准备长期做心理咨询。
而现实复杂而多变。
等咨询师自己开始实操,接个案,会发现这么的方式,新手咨询师在中国市场很可能活不下去,也没办法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事业。
因为这么的方式容易没有市场,它不符合来访者对改变的期待,和对速度的渴求。
对于许多来访者来说,假如第一次咨询,咨询师只是听ta倾诉是远远不够的,甚至 许多人自己的状况都没怎么说清楚,就期望心理咨询师帮ta解决问题:“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做?”“老师,你告诉我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有的来访者非常心急,期望咨询效果立竿见影,一次咨询就解决 许多问题。
当然,这一点本身就是很好的咨询切入点和探索材料,也许正因为ta的急躁和缺乏耐心,才出现了生活和情绪的上的困扰。
通常心理咨询须要预约,可现实状况是,我经常面对着情绪救急的“紧急咨询”。
“老师,我目前情绪很糟糕,你目前能够安排咨询吗?”假如我刚好有空,便会接这个个案,假如没空,对方要么找其他人做咨询,要么等ta情绪过去就算了,不再做咨询。
有时候,我一天会遇到3个这么的客户,真不清楚是好事还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