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区域产业结构
2.内容:
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很多,诸如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一般来说,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小,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占的比重则比较大。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区域发展前期,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随着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第二产业,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出现“三、二、一”的格局。在区域经济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之后,先进科技和信息、金融等,就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3.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中要有师生互动。
(2)提问要有启发性。
(3)讲授内容要有逻辑性。
(4)讲解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
答辩题目
1.请就如何实现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四点以上建议。
2.简述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教学实施建议的理解。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有新闻话题引出“产业结构调整”这一关键词,引出课题。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观看新闻联播的习惯,在涉及到关于“经济”话题时我们经常能听到“产业结构调整”这一个词,那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我们现在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产业结构的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文字部分和“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图,思考:
(1)我国的三次产业是如何进行划分的,请结合具体产业进行说明?
(2)什么是产业结构?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归纳:
第一产业指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指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产业结构就是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过渡】产业结构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差异,表现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其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同。
二、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展示资料】蒙古国、中国和美国产业结构柱状图。
【提问】材料中,三个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是哪个产业,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如何?
(将学生分成6组,结合材料进行讨论后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及评价)
【归纳总结】在传统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工业区域或工业化加速发展地区,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整体较高的地区,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过渡】材料中的第三个国家也就是美国,其目前的产业结构是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但美国并不是最初就形成了这样的产业结构,而是经历了一定的发展阶段才形成的。
三、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
【展示资料】“美国不同历史阶段各产业产值比重和人才产业分布”统计表。
【小组讨论】学生分析各阶段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原因,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进行陈述。
【教师总结】美国的发展是经历了从第一产业占比较大发展到第二、第三产业占比大这一过程的,尤其到现在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甚至高于第二产业,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也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进行转移,推动经济水平、城市化水平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
环节三:小结作业
教师总结本课重点内容,并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本地区的产业结构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并撰写调查报告。
【板书设计】
区域产业结构
一、产业结构的概念
二、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三、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
作业:课下查找本城市的交通运输发展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答辩题目解析】
1.请就如何实现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四点以上建议。
【参考答案】
(1)充分发挥珠三角地区经济基础好、产业集聚程度高的优势,积极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2)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基础产业的比重。
(3)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
(4)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5)促进区域内及区域间的合作,加强优势互补。
2.简述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教学实施建议的理解。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