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福建的李左标,大学主修物流管理,凭着自身兴趣和家人支持,在毕业之际跑到一家乡镇诊所当学徒,从此开启医药生涯。“能食补就不吃药,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吊瓶”,这是李左标在诊所跟着老师傅认药、抓药时师傅最常教导他的话。
当学徒两年后,李左标打算到城市发展,他离开诊所,来到市里的连锁药店,在这里,他发现老师傅的话似乎有些“不管用”了。
“诊所和药店完全不一样,”李左标说,“从诊断转向了销售,班长和店长都有业绩考核。”时常给患者拿实惠药的李左标被划分为“业绩差”的那一批员工。
后来,李左标报名了药学专业成人教育,并且辞职自学,成功考取执业药师证。当被问到希不希望药店能转变对药师的业绩考核方式时,李左标说:“我觉得不太可能。因为药店讲毛利,不像医生诊断——只要开了方子就能收诊费或者检查费,如果不以销售业绩来考核,也不好弄。”
患者实惠和自身业绩怎么选?李左标坦言“这完全看个人”。离开诊所7年,他仍记着老师傅当初的话,“只要能治好病,能用简单、便宜的药,就不用太杂、太贵的药。”
尽管心向着患者,李左标也有因患者而感到挫败的时候。“有一次我告诉患者自己是执业药师,对方当着我的面说‘这个(执业药师)就是你们公司包装出来的头衔吧?’”
“很多顾客不知道、甚至不认可我们,大部分人会觉得我们就是‘卖药的’‘服务员’‘营业员’。”
02
为何尴尬?
执业药师为何会陷入这样的尴尬?
“不只是DTP药房、社会药房,甚至医院药房都存在这个问题。”中国药科大学基础医学与临床药学院教授、国家执业药师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康震这样说道,他认为可以从三方面找原因:
一是药店商业模式:
执业药师本该收取医疗服务费用,而当前的商业模式下,药师群体的利益只能从药品中来,这使得患者、消费者不认可药师这一职业,长此以往,药店变成了纯粹的商业氛围,而无法形成医疗服务氛围。
社会药店脱离了医疗,变成商品买卖场所,便也失去了处方调剂业务和慢病管理机会,执业药师变成了药品营业员,这种形象阻碍了整个职业的发展。
二是药师角色定位:
目前,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是国内用来认证药店的主流规范,而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药学联合会早在上世纪末就提出了GPP(《优良药房工作规范),与要求管理药品质量的GSP相比,GPP更注重要求药师管理患者。
康震教授说:“我们不是完全否定GSP的作用,但GSP认证仅考虑到药品质量,无法满足药房提供专业服务的需求、承担社会公共卫生的角色,很难促进患者用药安全,更谈不上合理用药。”
三是药师药学教育:
“现在有一些药师连读懂治疗指南都费劲,更不要说进入临床了”,康震谈到:“药师之所以服务患者不到位,不仅是卖药或发药的角色容易让人误解,更是因为多数药师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无法满足患者治疗管理的需求。
“我国绝大多数药学院校依然按照传统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教育工作,而不是培养以服务患者为导向,很多药学相关专业是在培养药品生产、药品检验、药品营销或药物研究的人才。因此教育训练总是围绕药品相关知识和实验室技能。
“然而,药师职业在过去的百年发展中,已经演变成为医务工作者,既服务于临床又服务于患者,因此,需要系统地学习医学相关知识和临床技能,尤其是药物治疗学和药学监护实践方法,更需要训练药师如何问诊患者,如何沟通患者或沟通家属,如何书写药历和病例报告。”
03
如何打破尴尬?
康震教授认为,想打破药师尴尬局面,完成从“管药”到“管人”的转变是必经之路。
关可在湖南一家院边专业药房担任店长,同为执业药师的她,经历有些许不同。
由于院边店+专业药房的优势,关可所在的药店更加注重慢病管理,每月都有定期,回访,患者也愿意针对用药问题咨询药师。